導演要完成一齣成功戲碼,
從劇本的編排、演員的情緒帶領、
燈光配樂、道具的輔助等等,
各個元素的巧妙融合缺一不可,
而一場圓滿瑜伽課的演繹則與導戲如出一轍,
過去雖然體驗過老師的授課,
但所扮演的角色是學習者,
今天有幸以旁觀者角度全程目睹這位導演運籌帷幄,
巧妙的在這方斗室裡上演了一齣精彩戲碼,
在在都讓我暗暗叫好。
>>環境營造
音樂曲目選擇及音量控制
燈光明暗控制
適時調整室溫
>>輔具的運用:適時的提供養生茶飲、
大休息的輔具及蓋被,
讓學生感到貼心的照顧關懷
>>語言導向堅定卻沒有壓迫感,
和緩而不沉悶,
輕鬆愉悅卻不鬆散,
正向鼓勵替代催迫。
>>授課時全心專注、觀察入微,
掌握修習者現場的身心狀況,
隨機應變,節奏流暢而明快。
>>溫暖的收心:老師利用輕柔的音樂、語言導引,
在一開始便讓每個人對今天的課程產生興趣與期待。
>>雋永的ending:最後結束再藉由課程的收尾,
老師對瑜伽靜坐做了簡短而精闢的釋義,
讓初修習者更深入瞭解瑜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,
這有助於讓對方更加 深入堂奧,
而得到瑜伽最深且廣的益處。
又由於教授對象是辦公室族群,
為避免一開始就談瑜伽哲學,
會讓這些習於動腦的yogi啟動思索機制,
而無法 達到放鬆安適的目的,
於是老師刻意做了這番安排(放在最後)。
老師的大意是這麼說的~~
安適的身體是提升心靈的第一步,
身體健康出了問題,
要談精神、心靈是不切實際的做法。
沒錯,
修復瑜伽是以瑜伽哲學為導向所發展出一門身與心兼修的課程。
藉由瑜伽大師的教導我們學會了內觀,
有內觀才有瑜伽,
沒有內觀的瑜伽充其量只是體操或一般特技表演,
它或許可以表面的鍛鍊,
要達到身心合一
甚或是靈性的提升幾乎是沒有可能的。
>>昨天躲在老師背後,
除了觀看導演Dada老師導戲,
同時也能全視野的觀看到
各位同學的情形,
這是很特別而有趣的經驗,
我發覺幾位女yogi筋骨較為僵硬,
反倒是唯一男性A同學筋骨最為柔軟,
我當時有個疑問,
我觀察到B同學有聳肩情形、
C的劈腿、弓式時的無能為力,
A同學的梵唱及A-U-M kala等練習他幾乎都沒開口,
在尊重同學個人意願,
與給予他們適時個別的提示或額外輔助之間要如何拿捏,
才不會給學生過度壓力又可以讓他們獲得改善呢?
以上是我約略的記述。
(以下是老師給我的答復)
梵唱部分新同學都是靦腆的,
解釋好意義,
慢慢的日子久了他一定會唱出聲的.不急~
兩位女生都是久沒練習瑜珈體位法的yogi,
藉由練習Yogi們會先學會覺知身體,
慢慢的等練習到一定的時候若無進步再行輔助調整.
要很清楚的明明練習瑜珈的目的不在治病,
而是從各種的訓練層面感受身心的變化~治病的醫師在醫院,千萬不要職業腳色錯亂了.